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2016 2017 左永安顧問 天令玉旨 孫子孔子老子的對話


2016 2017左永安顧問 職能基準單元課程 ICAP 師大台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TTQS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左記歐洲百年商行 專家顧問團 何謂職能 基準定義: 為完成特定職業(或職類)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能力組合(知識、技能、態度)。職能基準有多元之應用方式,如能力鑑定、開發產業認同之職能課程、推動企業人資制度應用、學校學程發展等

何謂職能基準

定義:
為完成特定職業(或職類)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能力組合(知識、技能、態度)
目的:
為厚植產業人才資源,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充裕產業創新發展與結構優化所需重點人才,本計畫積極結合民間產業公協會能量,加速建置重點產業之關鍵人才之職能基準工作,作為企業、培訓機構、學校、個人的參考應用職能基準有多元之應用方式,如能力鑑定、開發產業認同之職能課程、推動企業人資制度應用、學校學程發展等,藉此促使人才供需兩端能以相同標準培育及發展人才,期能解決職能落差、企業不易找到適當人才的問題。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2016 2017左永安顧問 職能基準 ICAP 師大台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TTQS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左記歐洲百年商行 專家顧問團 日本「日經新聞」今天報導,夏普公司(Sharp)決定接受鴻海集團7000億日圓(62億美元)紓困案,「共同社」也發布相同報導。 夏普臨時董事會於10時半(台灣時間9時半)結束。13名董事分別在夏普大阪總社、東京分社,透過視訊系統討論要選鴻海或INCJ的紓困案。在夏普大阪總社這邊,約10時40分左右,有董事的座車陸續駛出夏普。但會議結果如何,夏普尚未透露。根據「日經新聞」,鴻海精密母公司鴻海集團擊敗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紓困提案。消息一出,夏普在日股一度大漲5.8%。

2016 2017左永安顧問 職能基準 ICAP 師大台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TTQS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 左記歐洲百年商行 專家顧問團 日本「日經新聞」今天報導,夏普公司(Sharp)決定接受鴻海集團7000億日圓(62億美元)紓困案,「共同社」也發布相同報導。 夏普臨時董事會於10時半(台灣時間9時半)結束。13名董事分別在夏普大阪總社、東京分社,透過視訊系統討論要選鴻海或INCJ的紓困案。在夏普大阪總社這邊,約10時40分左右,有董事的座車陸續駛出夏普。但會議結果如何,夏普尚未透露。根據「日經新聞」,鴻海精密母公司鴻海集團擊敗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紓困提案。消息一出,夏普在日股一度大漲5.8%。

日本「日經新聞」今天報導,夏普公司(Sharp)決定接受鴻海集團7000億日圓(62億美元)紓困案,「共同社」也發布相同報導。
夏普臨時董事會於10時半(台灣時間9時半)結束。13名董事分別在夏普大阪總社、東京分社,透過視訊系統討論要選鴻海或INCJ的紓困案。在夏普大阪總社這邊,約10時40分左右,有董事的座車陸續駛出夏普。但會議結果如何,夏普尚未透露。
根據「日經新聞」,鴻海精密母公司鴻海集團擊敗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紓困提案。消息一出,夏普在日股一度大漲5.8%。

根據彭博,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不願就鴻海集團收購夏普一事發表評論

2016 2017 左永安顧問 生產力4.0專家顧問團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TTQS ICAP 商業司李鎂司長 配合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政策,「商業服務生產力4.0跨領域交流平臺」正式成立。第一階段成立發展商業服務生產力4.0「基礎環境」、「創新服務發展」以及「媒合交流」等3個任務小組,並結合經濟部商業司「商業服務生產力4.0先導計畫」中人才培育、企業輔導、國際論壇以及議題共創等計畫資源 中華民國物流協會、中華民國購物中心協會、中華民國百貨零售企業協會、臺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臺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臺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全家便利商店、工業技術研究院、臺北市電腦公會、商業發展研究院

2016 2017 左永安顧問 生產力4.0專家顧問團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TTQS ICAP 商業司李鎂司長 配合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政策,「商業服務生產力4.0跨領域交流平臺」正式成立。第一階段成立發展商業服務生產力4.0「基礎環境」、「創新服務發展」以及「媒合交流」等3個任務小組,並結合經濟部商業司「商業服務生產力4.0先導計畫」中人才培育、企業輔導、國際論壇以及議題共創等計畫資源 中華民國物流協會、中華民國購物中心協會、中華民國百貨零售企業協會、臺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臺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臺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全家便利商店、工業技術研究院、臺北市電腦公會、商業發展研究院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配合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政策,「商業服務生產力4.0跨領域交流平臺」正式成立。第一階段成立發展商業服務生產力4.0「基礎環境」、「創新服務發展」以及「媒合交流」等3個任務小組,並結合經濟部商業司「商業服務生產力4.0先導計畫」中人才培育、企業輔導、國際論壇以及議題共創等計畫資源,群策群力提出具體政策建言與媒合成果,發展臺灣商業服務務生產力4.0服務生態系,加速臺灣商業服務升級轉型。
商業司李鎂司長強調,推動臺灣商業服務發展與競爭力,商流、金流、資訊流、物流都是促成商機的關鍵。隨著科技應用的發展,商業服務業面對的是全球化商業模式轉變的競爭,跨領域合作是趨勢更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並期待此平臺可成為溝通產業發展商業服務生產力4.0所需基礎環境並提供政策建言的管道,同時,在面臨國際競爭、打團體戰的時代,透過此平臺能加速跨產業交流媒合,推動商業服務生產力4.0創新服務模式,提升臺灣商業服務業競爭力!
參與該交流平臺目前包括:中華民國物流協會、中華民國購物中心協會、中華民國百貨零售企業協會、臺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臺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臺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全家便利商店、工業技術研究院、臺北市電腦公會、商業發展研究院等等。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2016 2017 左永安顧問 美國商界名人傑弗里‧海茲萊特(Jeffrey Hayzlett)18日在《創業家》(Entrepreneurs)雜誌網站刊文,分享了讓他在創業路上備受啟發和激勵的五句奧斯卡經典電影台詞。《教父》(The Godfather,197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偉人並非生來就偉大,而是在成長中變得偉大。 「Great men are not born great, they grow great.」

【大紀元2016年0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潔雲編譯報導)

距離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禮只有不到10天時間了。歷年的好萊塢頒獎季,總會將一些勵志的好片子推到前台,讓雋永的台詞留在很多觀眾記憶裡。美國商界名人傑弗里‧海茲萊特(Jeffrey Hayzlett)18日在《創業家》(Entrepreneurs)雜誌網站刊文,分享了讓他在創業路上備受啟發和激勵的五句奧斯卡經典電影台詞。

海茲萊特曾任伊士曼柯達(Eastman Kodak)集團首席營銷官(CMO)和副總裁,曾入選《福布斯》雜誌評選的百大CMO;2010年他因個人興趣的原因辭去柯達職務,現已成功轉型為黃金時段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演講人和暢銷書作家,以及海茲萊特集團CEO及企業高管網(C-Suite Network)主席。



傑弗里‧海茲萊特資料照。(Andreas Rentz/Getty Images for Burda Media)

海茲萊特認為,創業的靈感有很多來源,可以是個人經歷、從商經歷,也可以是路上的一隻廣告牌,甚或是家人在零售店隨口說的一句話。由此,創業者從電影中也可以獲得很多借鑒。下面就是讓他個人深深受益的五句台詞。
1. 《教父》(The Godfather,197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偉人並非生來就偉大,而是在成長中變得偉大。
「Great men are not born great, they grow great.」
海茲萊特寫道,每個人並非生而知之,都是在成長中獲取知識 。認為自己全知全能的人,要克服的第一個障礙就是狂妄自大。
在職業生涯中,海茲萊特一直被人們視作一個頑梗(pig-headed)、甚至是缺乏理性的人,但他並未被困擾,而是以歡迎的態度從別人的評價中獲得成長。
他憶及自己年輕時和一群資深人士一起開會,經常聽老闆說這樣的話:「事情一直都是這麼做的。」他認為,要獲得成長、變成偉人,這不是一種良好心態;並說,如果想長期留在業內,這種心態會讓人提前「下架」。
2. 《國王班底》(All the King‘s Men,194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要尋找甚麼東西,無論是一個偉大真理,還是一副丟失的眼鏡,你必須先相信找到它是有益的。」
「To find something, anything, a great truth or a lost pair of glasses, you must first believe there will be some advantage in finding it.」
在作者看來,「有益」是創業的基點。創業路上顯然要跨越重重路障,而成功的信念是創業者所共有的。心中有成就事業的夢想,創業者願意盡一切努力讓其實現,不管反對者說甚麼(他們多半會說些洩氣的話)。
他寫道:「你會發現,成功並不來自任何獎盃或頭銜。願景成真是你成功的標準,在此過程中,必須忠實於自己。……至少對我來說,真誠是成功的關鍵,我一直相信,做我喜歡的事可以養活我自己。」
3.《洛奇》(Rocky,197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任何人都不會像『人生』出拳那樣重,而關鍵不在於你能夠揮出多重的拳,而在於你能夠承受多重的拳還繼續挺著;你能夠承受多重的拳,還能繼續往前進擊。勝利就是這樣達成的。」
「Nobody is going to hit as hard as life, but it ain't how hard you can hit. It's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It's how much you can take,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Tha's how winning is done.」
作者認為,史泰龍在《洛奇》中講出了一番實在道理。回溯自己投資失敗的經歷,他說:「作為創業家,你的動機、願景或熱情不見得會獲得很多人理解。甚至摔倒時也沒有人能扶起你。」生活本身就夠艱難了,但它還會將人打到最後一線、還將你打扁,但你必須重新站起來,必須的!
4. 《百萬美元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200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為實現夢想甘冒一切風險而發生的奇蹟,只有你能看得到。」
「It’s the magic of risking everything for a dream that nobody sees but you.」
海茲萊特再次強調:創業者的生活是寂寞的。「你有你的夢想和願景,但有些人看不見你的夢想或是嫉妒你的成功,他們會撒播懷疑的種子。」
他寫道:「寫下自己的故事。如果其他人想要寫故事,讓他們寫自己的。……因為你的事業反映的是你的願景,而不是其他人的。」
5.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196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大事都是由小事開始的,長官。」
「Big things have small beginnings, sir.」
作者寫道,「當你給自己CEO的稱號,這不意味著你不需要打掃自家衛生間或倒垃圾。如果你自己不願意做小事,怎麼能動員團隊做同樣的事情?讓CEO去搞衛生,實際上這很積極,可讓創業者接地氣。」
海茲萊特認為,不起眼的工作讓他想起自己如何白手起家,以及他需為企業的成功盡一切努力。這也讓他得以對企業的方方面面保持敏感,不至於讓自己孤立。雖然他鼓勵大家「大膽設想」,但也警告自己「不要做得太大」。
海茲萊特總結道,不管啟發創業者奮進的名言是甚麼,有一點應是共識:如果不去嘗試,事情不會自動發生。也像《星戰》電影中的尤達大師(Master Yoda)說的,「做或者不做,是沒有『試試看』這回事的。(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
責任編輯:茉莉

2016 2017 左永安顧問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 2011年,政大、台科大跟台師大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下, 就展開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合作計畫,2012年開設跨校「創意設計實務學程」, 三校學生可以跨校選修特定學程課程,至今已經5年。當時作為此平台的顧問之一,Startup Grind台灣區執行長Rojia Lee就直言, 政大只有人文社會科系擅場,但創業仍需要技術端與程式人員做奧援, 才能將好的想法實踐。和台科大合作,也是Rojia Lee當初提出的建議。政治大學主任秘書王文杰指出, 兩校是2016年1月初開始討論合併,歷經一個多月的溝通後, 認為兩校的學術領域高度互補,對未來大學發展有正面的影響, 跟過去大家以為的「少子化」影響招生沒有關係。

作者:程晏鈴  Web Only

兩校整併消息一出,引發教育界譁然。政治大學主任秘書王文杰指出,

兩校是2016年1月初開始討論合併,歷經一個多月的溝通後,

認為兩校的學術領域高度互補,對未來大學發展有正面的影響,

跟過去大家以為的「少子化」影響招生沒有關係。

有過去和台灣師範大學整併失敗經驗的台科大,顯得特別審慎。「每天都在跟政大溝通,」

台科大副校長江行全直接說,台科大各層級的主管跟老師每天都在跟政大方的主管溝通,

規劃從開放跨校修課開始,逐步走向合併。


「就像是剛交往的男女朋友,不一定會結婚,得看後續學生跟老師的接受度,」

江行全說。


看對眼 各取所需


消息看來也許突兀,但其實,政治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的整併意圖,

有跡可循。關鍵推力在於台科大想要發展國際特色,

而政大發展創業需要跨領域的刺激。


2011年,政大、台科大跟台師大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下,

就展開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合作計畫,2012年開設跨校「創意設計實務學程」,

三校學生可以跨校選修特定學程課程,至今已經5年。


2015年11月底,政治大學因應台灣的創業熱,更宣示成立創新創業平台,

鼓勵學生團隊進駐,輔導學生成功創業。


當時作為此平台的顧問之一,Startup Grind台灣區執行長Rojia Lee就直言,

政大只有人文社會科系擅場,但創業仍需要技術端與程式人員做奧援,

才能將好的想法實踐。和台科大合作,也是Rojia Lee當初提出的建議。


政大創新育成中心主任蔡瑞煌則預計3月初和台科大的創新育成中心共同討論,

要借重台科大在產學合作跟創新育成的專長,強化政大的創新創業能量。

「台科大不排除讓學校走向更優質國際化大學的各種可能,」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寫在給全校師生的信件中,提到發展國際特色的企圖。


搶資源,搶排名?說好的特色呢?

教育部1月中才發布的5年千億高等教育藍圖,終極目標是達到校校有特色。

當時,政大以發展國際卓越大學特色為未來目標,台科大則傾向往科技創新特色大學,

但不到1個月,一切就產生變化。


輔大社會系教授戴博芬認為,這樣的異質合併,就是要擴大學校規模,

目的無非是增加論文產出,搶攻國際排名,爭取更多的國家資源。


「現在鼓勵大家都變成綜合型大學,特色在哪裡?」她提出質疑,

認為教育部政策互相矛盾。

許多政大校友也呼籲,應該讓政大走出自己的路,而非讓人文社會的特色消失。

對於外界質疑兩校合併是為了爭取經費,江行全則反駁,

認為就算合併,也不會影響台科大既有的技職體系與招生方式,

同樣都會招收高中與高職生,合併也無關經費分配。


從校名到系所資源分配 停、看、聽

這樣的合併,看似兩情相悅,學術領域可以更加多元。

但曾任

教育部技職司司長、高教司司長,

現任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黃政傑指出,

公公併的趨勢意味著台灣從單科型導向的大學走向綜合型,

應盡量避免弱勢的系所被犧牲,例如人文社會科系。

此外,他指出公公併還應該討論

多校區的管理模式、教授升等評鑑制度、校名、兩校教育資源配置的變動,

都是兩校溝通過程中必須關注的重點。


黃政傑回憶,曾有合併後的大學教授向他抱怨,合併後學校的制度都要重新修改,

資源被排擠,學校學術水準也降低。「規模不是大就是好,」

他一句話,說得語重心長。

2015年重新掀起的公公併風潮,陽明和交大的「明通配」也好,

以及網友戲稱的「科政大學」也好,無非就是各取所需,想達到「綜效」,

但要達到預期的綜效之前,如何避免犧牲特定人的權益,也是不可不思考的關鍵。





20156 2017 左永安顧問 創業創新 第一次創業只能算是練習,第二次創業才是勝率最高的黃金投資期!創投會投資什麼樣的創業家,在勝率與投資報酬率才會最高?是大學輟學就投入創業的青年創業家嗎?從0到1的創業期所需要的領導方式及組織運作模式,和從1到100的擴張期的需求並不相同。擁有高度價值的行業知識(Domain Knowhow),如果懂得運用互聯網技術、導入設計美學、槓桿政府資源,你的企業將宛如新生!

 徐竹先
如果你是一位創業家,還沒有經歷失敗或度過極為難熬的關卡,我不認為你曾經真的創業過。第一次創業只能算是練習,第二次創業才是勝率最高的黃金投資期!
創投會投資什麼樣的創業家,在勝率與投資報酬率才會最高?是大學輟學就投入創業的青年創業家嗎?也許是,這種矽谷童話故事的確存在,確實有舉世知名的獨角獸企業是這麼誕生出來的,但真實的世界告訴我們,真正成功的創業家多半是已經有工作經驗後再投入創業。因為創業的成功與否,有好幾道「門檻」必須通過,但在學校教育中並沒有賦予學生相關的經驗與能力。
第一道門檻是要把技術和創意落實成產品,多數創業家花了大把時間在這上面;第二道門檻是把產品推廣到市場上去,創業家大多需要學習建立商業模式並把商品及服務「真的」賣出去,這道檻,很多人過不去。
第三道門檻還要能夠過得財務這關,不但要賺得到錢,還要守得住財。許多創業家空有改變世界的理想,卻低估了財務在企業經營上的重要性,總是得吃過苦頭才回頭驚覺,原來得先餵飽自己,才能改變世界。
就算這三道門檻都過了,如沒經歷過人性試煉,恐怕還不算真正創過業。理念路線的分歧、權力分配的不滿、制度建立的抵抗等,前人創業曾經歷的一切人性試煉,新一代創業家必將走過。
如果你是學生,可採取第一個策略:先就業再創業,創業的成功機率絕對大增!
在一個成熟的企業組織中,你可以觀察並學習到一個企業的運作機制,這點在你未來的「轉骨期」會至關重要!因為從0到1的創業期所需要的領導方式及組織運作模式,和從1到100的擴張期的需求並不相同。
如果你不曾擁有規模化經營的視野,那麼即使創業能得到一時成功,但當事業進入擴展階段時,你本身可能就是阻礙企業前進而應該被換掉的那個人!
在一個企業或組織中你將會經歷被指派做很多不是你專長或無意義的工作、甚至不知道為何浪費時間陪這麼多笑臉,多年後當你真正投入創業時,將會發現突然之間這一切都變得有意義了。
你應該期待這些鳥事的發生並好好珍惜機會,因為你遲早會再次碰到它們,這次有人付錢讓你學習,下次就要花自己的錢了!而且你可能就要扮演那個鳥人的角色!
如果你曾經創業,那麼你可以採取第二個策略:記取第一次創業成功或失敗的教訓,拉高第二次創業的勝率與投資報酬率!
曾經失敗過的朋友不能就此放棄,可以學習圍棋的「覆盤」方式檢討原因,好好維持原本人脈及資源並珍惜你的「信用評價」。如果你離開原本事業是因成功售出了前一個事業,也別急著太早退休,因為有個更大的機會正等著你,無論是再創業或是成為一個天使投資人,都會為你創造另一個事業的高峰!
如果已經擁有一個頗具規模的企業,恭喜你可以採取第三個策略:就地創新,再次創業!只要願意,現在正是運用這波創新創業潮讓自己脫胎換骨的大好機會!
自從創業成為一個顯學並形成一陣風潮之後,許多原本鎖在企業中的優秀人才成為了「自由市場球員」,如果懂得運用這些資源,企業將可運用這人才加速轉型升級;擁有高度價值的行業知識(Domain Knowhow),如果懂得運用互聯網技術、導入設計美學、槓桿政府資源,你的企業將宛如新生!
不管個人條件及環境如何,有一個共同的策略都值得採用:台灣或國外的許多創新加速器都值得你加入。千萬別單打獨鬥,你會需要跨界的資源,尤其是不在你原本的人脈圈及知識領域的資源更是重要,可以在創新加速器的協助下找到這些資源。
加速器還會告訴你何時應該「減速」,過度的曝光並不是一個好點子,你該適時靜下來好好做「生意」,拉出一段漂亮的成長曲線,針對不同成長階段所需投資人的進退場機制訂好策略,才是一個負責任而值得投資人託付未來的創業家!
(工商時報)

2016 2017 左永安顧問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TTQS 職能基準 ICAP 德國作家歌德曾說:「我們所愛的事物就塑造了我們。」聖經即有明訓:「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一開始讀哪一本不重要,而是書帶領著你又找到了哪一本書。法國作家紀德(André Gide)說: 「該說的話都已經被說過,但是因為沒人在聽,所以還得全都再說一遍。」

作者:奧斯汀.克隆(Austin Kleon)  遠流出版

所有新想法都是一個或多個舊想法的混搭或重整。

在一張紙上畫兩條平行線,這是以前在學校就學過的小遊戲:

現在有幾條線呢?


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想出有創意的好點子,只要做你自己就可以了!

這本書要告訴你:創意無所不在,人人都可以玩創意。
 
這本書是數位時代中的創意宣言,

用正面的訊息、活潑的圖表和插畫、實用的練習與實例教導讀者,

讓每一個人都能直接碰觸到自己屬於藝術的那一面。

 
這本書揭露了創意的真相:沒有什麼是原創的,所以不要害怕受到影響,

從別人的作品中學習,混合之後成為另一種面貌,藉此走出自己的路。

跟著自己的興趣走,有些看起來像是興趣的事情,可能會成為你終身的志業。

別再管那些陳腔濫調,說什麼「寫你知道的東西」,而是要「寫你想讀的書;

拍你想看的電影」。


 
最後,腦子保持靈光,不要揹上債務,在日常生活裡也要冒著變無聊的風險,

這樣你才有撒野的空間,大膽嘗試想像,放手創作。

所有建言都是經驗談

我認為有人給你建言時, 他們其實是在與過去的自己對話。

這本書就是我在和上一版本的自己對話。


書中字字句句,都是近十年來我嘗試藝術創作的心領神會。

但當我開始與他人分享時,突然覺得很奇妙──我發現這不只適合藝術家,

也適合所有人。



所有想為生活及工作注入創意的人,都適用這些想法。

(那應該就是我們所有的人。)


換句話說: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做什麼,這本書都是為了你寫的。開始吧。

說穿了就是這樣。當你這樣看世界,就不會再擔心什麼是好、

什麼是壞──只有值得偷學和不值得偷學的東西。

什麼都可以偷學。如果今天沒找到值得偷的,明天、下個月,

或者明年,你可能就會找到。


創意的族譜

所有新想法都是一個或多個舊想法的混搭或重整。在一張紙上畫兩條平行線,

這是以前在學校就學過的小遊戲:現在有幾條線呢?


有一條、兩條,但兩條線中間還有另一條空白的線。看出來了嗎? 1+1=3


遺傳學就是個好例子。每個人都有父母,擁有來自兩人的特質,

但是總和來說,你大過父母兩人:你是父親、母親以及所有祖先的混合體。


正如你有族譜一樣,你的創意也有族譜。你沒辦法選擇自己誕生的家庭,

但你可以選擇你的老師、你的朋友,選擇你聽的音樂、你讀的書,以及你看的電影。


你選擇將什麼納入自己的生活,其實就塑造了你自己。

你受到的影響,加總起來就是你。

德國作家歌德曾說:「我們所愛的事物就塑造了我們。」


進來是垃圾,出去也是垃圾


藝術家是收藏家,但不是囤積狂──提醒你,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囤積狂照單全收,但藝術家精挑細選;藝術家只會蒐集真正喜愛東西的。

有個經濟學理論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把最要好五個朋友的收入加總之後平均,

這個數字與你自己的收入會相當接近。

我認為創意也是如此。你的創意只會和環繞在你周圍的事物相當。

我媽媽常跟我說:「進來是垃圾,出去也是垃圾。」

以前我聽了忿忿不平,但是現在我懂她的意思了。


你的工作就是蒐集好的創意,蒐集得愈多,

就有愈多好創意可供選擇,影響你的作品。


天下無原創

作家強納森‧ 列瑟(Jonathan Lethem)曾說,被稱為「原創」的東西,

十之八九是因為人們不知其參考或原始資料來源。


優秀的藝術家知道,凡事皆非憑空而來。所有創意工作都是延續著前人的足跡,

沒有完全原創的東西。聖經即有明訓:「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傳道書第1章第9節)


有些人聽到這話會覺得很沮喪,但我卻充滿希望。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

法國作家紀德(André Gide)說:

「該說的話都已經被說過,但是因為沒人在聽,所以還得全都再說一遍。」

一旦我們從追求完全原創的重擔裡解脫,就可以停止努力無中生有,

接納而不需逃避前人的影響。

自我教育

上學是一回事,教育是另一回事;兩者不一定相關。無論你是否還在上學,

總之你都要讓自己接受教育。


你要對自己生活的世界感到好奇:進行調查,打破沙鍋問到底,

鑽得比別人更深、才能獨占鰲頭。


什麼都用Google 搜尋一下,什麼都可以。

Google 你的夢想、Google 你的煩惱。問問題之前一定要先Google,

你就會找到答案或者提出更好的問題。


要一直讀書。去圖書館。書海環繞之下會有奇妙的事發生。在書架間遊走,

細讀參考書目。

一開始讀哪一本不重要,而是書帶領著你又找到了哪一本書。


蒐集書,即使你不打算馬上讀也要做。


美國知名電影製片約翰‧ 華特斯(John Waters)說:

「最重要的東西莫過於一座藏書都沒人讀過的圖書館。」



不要擔心做研究會太累,搜尋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