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2016 11 28 左永安顧問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無極)道德宮 天藍海 鹿鳴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TTQS ICAP PMP 首演時間 1984/01/11 演出地點 耕莘文教院 創 作 者 導 演:賴聲川 編 劇:賴聲川 (集體即興創作) 燈光與舞台技術製作:林克華、詹惠登 服裝指導:靳萍萍 演 員:王世信、陳立華、劉權富、李克新、陳慕義、劉長澔、周淑芬、張嘉茹、蔡幼玲、林麗卿、彭雪枝、謝篤志、夏學理、 鄧程惠、蕭艾

1984《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劇      名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首演時間   1984/01/11
 演出地點   耕莘文教院
 創 作 者  
導      演:賴聲川
編      劇:賴聲川 (集體即興創作)
燈光與舞台技術製作:林克華、詹惠登
服裝指導:靳萍萍
演      員:王世信、陳立華、劉權富、李克新、陳慕義、劉長澔、周淑芬、張嘉茹、蔡幼玲、林麗卿、彭雪枝、謝篤志、夏學理、
                鄧程惠、蕭艾

 角色對照表 
角色名稱演員名稱角色名稱演員名稱
演員一陳慕義徐子陳慕義
演員二蕭 艾陳老闆(聲音)陳立華
演員三劉長灝李父陳慕義
演員四彭雪枝李母林麗卿
演員五劉權富李大姐張嘉茹
演員六王世信克新李克新
演員七林麗卿小慧鄧程慧
演員八張嘉茹小陳陳慕義
演員九謝篤志慧母蔡幼玲
演員十蔡幼玲傑克劉權富
演員十一李克新老夏夏學理
演員十二鄧程慧嗑藥女生蕭 艾
演員十三周淑芬服務生蔡幼玲
演員十四夏學理橘色女生林麗卿
演員十五陳立華舞廳保鑣劉長灝
王考生王世信舞客陳慕義
夏考生夏學理彭雪枝
監考老師陳立華王世信
考生劉權富張嘉茹
陪考母親蔡幼玲謝篤志
陪考姐姐蕭 艾鄧程慧
陪考妹妹彭雪枝周淑芬
其他考生陳慕義陳立華
劉長灝蔡父李克新
林麗卿蔡母鄧程慧
張嘉茹蔡大哥劉長灝
謝篤志蔡二哥陳立華
李克新幼玲蔡幼玲
鄧程慧房屋買主陳慕義
童年雪枝林麗卿徐女彭雪枝
小男生劉權富林小姐(聲音)林麗卿
雪枝母彭雪枝劉長灝
萬華路人蕭 艾蕭 艾
劉長灝路人陳慕義
王世信彭雪枝
林麗卿劉權富
張嘉茹王世信
蔡幼玲林麗卿
李克新張嘉茹
鄧程慧蔡幼玲
周淑芬李克新
夏學理鄧程慧
陳立華夏學理
皮條客劉權富陳立華
理容小姐彭雪枝髒髒男子謝篤志
擦皮鞋匠陳慕義艾母周淑芬
杜克謝篤志雪枝(長大後)林麗卿
家教中心老闆王世信雪枝生父陳慕義
客人一(聲音)蔡幼玲雪枝生母鄧程慧
客人二(聲音)李克新大姐蔡幼玲
嘉茹張嘉茹二姐張嘉茹
小弟謝篤志三姐周淑芬
徐太太蕭 艾四姐蕭 艾
徐子陳慕義小弟陳立華


 戲劇描述 
此劇是由演員與導演集體即興創作而成,以演員個人生命中重要的成長經驗為故事軸線,自我揭露二十歲左右年輕人面對家庭、愛情、學業等生命歷練的過程。幕啟時一群演員排成一列,用兩三句代表個人性格或感受的話,作為整齣戲前後呼應的第一段或是最後一段。接續是瑣碎的生活小事:聯考考場心情,與男友分手前、找家教的過程、誤闖做黑的理容院……到一些嚴肅的大事:童年被同學告知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當兵時被父母叫回家,為的是在他們的離婚證書上蓋章、家裡破產;之後又打散順序演出家教、分手後、放榜的結局;最後所有演員回到一開始排成一列,對假想的對象說出心中的話,唱起《西風的話》,最後向父母道晚安。

創作理念
賴聲川留美學成返國,在國立藝術學院教的第一堂課,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個表演,可以用任何方式來呈現,題目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一個經驗。結果那天的呈現令他深深感動。十五位不認識他的學生,把他們成長中既精華又私密的經驗一一演出。十五段表演未必成熟,但情緒上及誠意上是密度極高的片段,賴聲川說:「我覺得我看到一個台灣社會的橫切面。」《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就是用這些經驗,讓學生互相支援來完成彼此的故事,再加以一個結構來串起這些片段,
1984年1月 11日在台北耕莘院首演,是賴聲川個人創作的第一部戲。戲劇家馬森在《中國時報》撰文,宣布此劇為「一個新型劇場在中國的誕生」。在那個仍在戒嚴的時代裡,《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坦誠、赤裸、生活化的演出,成為一種罕見的感性爆發。賴聲川說:「我覺得那整體的的震撼力來自一種很直接的力量:在拘束的、被壓抑的台灣舞台上,難得看到演員用自己經歷所發出的情感來演出。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戲,我們看到一個社會現象、一個文化現象、一群人,在向另一群人做一次深度溝通。」